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医院是由政府举办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前身为成华区第六人民医院,内设“康穗养老中心”,为群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养老等服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卫健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与多所高校合作,建成“成都医学院附一院成华医院”“成都中医大国医馆成华分馆”“智慧医养与老年健康管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医院经验在全国各级会上多次交流发言和专题培训,先后接待国家多个部委和30个省市政府、行业同行来院调研考察,签约托管外省多家医养结合机构,为全国输出了医养结合“成华样本”。 服务理念:以“一老一小”为基础,以“医防融合”为核心,以“专科(病)建设”为目标,打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服务优势:编制医疗床位318张(牙椅4张)、养老床位200张;设置“120”急救单元、血液透析单元、安宁疗护中心、长护险护理中心、医养结合中心等,建成“成华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成华区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现为国家卫健委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国家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机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全国医养结合标准化试点机构、四川省残疾人自主互助康复服务(脊柱损伤)示范点、成都市康复定点医疗机构、成都市工伤定点医疗机构、成都市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成华区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成华区退役军人健康管理服务医院、成华区侨胞健康之家等。 中医特色:获批建设区内首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中医治未病中心”;市卫健委批准试点建设“成都市名中医荟萃工作室”,建成“刁本恕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黄映君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李齐煜全国基层名中医工作室”“江学勤古典针灸传承工作室”“吴大才武医工作室”“杜明杰(汤瓶八珍疗法)非遗工作室”“陈宇茂三维正骨疗法非遗工作室”“吴杨疼痛工作室”及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等,提供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等服务,推出“橙一”亚健康调理系列产品及中医食药同源产品,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科室设置:设置中西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科、骨伤科、急诊科、犬伤门诊等35个门诊科室;放射科、功能科、检验科、营养科等7个医技科室;康复医学科、综合外科、综合内科、老年医学科4个住院部;设置体检中心(提供个人健康、驾驶员、入学、入职、从业人员健康证等体检服务),开通区属首家“120”急救专线。 特色门诊:开设“小儿生长发育门诊”“近视防控门诊”“睡眠调节门诊”“MDT减重门诊”“亚健康调理门诊”“肾病专病门诊”“疼痛专病门诊”“痛经专病门诊”等。 重点学科:建成“区(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区(县)县级重点专科—老年病科、临终关怀科”;引进“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神经内科”“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呼吸内科”“四川省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开展科室共建。 技术团队:现有职工人员320人(博士、硕士36人,中高级职称122人,国家及省市级专家16名,学科带头人9人)。 学术科研:成立首个“区域医养联盟”(委员来自13个省72家单位),获批2个省级学会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5个副主任委员单位,8个省市级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等。建成“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省级培训基地”“国家首批医疗护理员专项能力培训实践基地”“省卫健委医养服务人才培训基地”等16个培训和实践基地。牵头创建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建成首个“数字医养体验中心”。完成科技部等国家重点课题3项,科研项目21项,获批国家专利3项,发行专著2部,研发医养软件2个,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国家卫健委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标准》等15项标准规范发布施行。2025年试点探索“成都市医养结合标准化服务新模式”,研发标准化服务信息支撑系统。     医养服务:设置长护险照护区、认知障碍区、失能照护区、慢病康养区,组建MDT团队,提供综合、连续、一体化医、康、养、护服务,主要收托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或监护的老人,急性期治疗完成需长期康复的病人,肿瘤晚期需要安宁疗护的病人及其他失能、失智人员。 社会荣誉: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四川省第一批医养服务示范单位”“成都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秀医养结合康养单位”“成都市党员示范单位”“成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成都市工人先锋号”“成都市巾帼文明岗”“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党建工作市级试点单位等荣誉多项。 。

查看详情

资质荣誉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同研究网络成员单位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国家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单位

全国老年医学人才省级培训基地

国家第二批安宁疗护市级试点单位

教育部健康养老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应用示范基地

四川省成都市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学科联盟单位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成都市老年照护区级培训基地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华区评估人员培训基地

成都市成华区养老服务实训基地

成都市成华区养老服务评估中心

成都市成华区中医适宜技术实训基地

1957年

大联合成立地方联合医院。

1958年

公社化由地方医院转为公社医院,地址位于赖家店中街。

1984年

由保和镇迁至新址跳蹬河。

1991年

成华区成立,单位更名为成华区保和乡卫生院。

2003年

整体转型为成华区保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4年

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增挂“成华区第六人民医院”牌子,撤销“保和乡卫生院”名称。

2005年

成功创建为成华区第一家省级标准社区卫生服务达标单位。

2007年

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在蓉召开,作为成华区唯一一家现场迎检点。

2012年

承担全区第一家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工作,代管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3年

与保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拆分井移交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独立营业,现位于槐柳四路11号。

2014年

转型为成华区第一家公立“医养结合”医院。

2016年

正式成立成华区第六人民医院康穗养老中心,实行医院与养老中心“双轨制”运行的模式,成华区唯一家医疗、养老“双证”营业单位。

2017年

我院被确定为长期照护保险协议照护服务机构、成华区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成华区养老服务评估中心,成华区第一家养老服务、评估基地。

2018年

创建“成都市第二福利院养老护理员培训分中心”。

2019年

通过二级乙等老年病医院评审,创建“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康养护”人才实习基地”。成华区第一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专科联盟合作单位成都市长照险成华区第一家评估人员培训基地

2022年

2022年3月31日,医院整体搬迁至成华区长秀路133号新院区,5月9日开始正式运营。

医院文化

查看详情

组织架构

查看详情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视频号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