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应该这样吃!这份食用指南请查收
端午到咯,粽子香喷喷摆起,但吃不好要遭"整拐"
------胀气、反酸、血糖飙升,甚至喊肚皮痛!
莫慌,成华区中医医院·成医附院成华医院的营养师来摆龙门阵
教你们科学吃粽子,健康又巴适!

粽子是个"双面侠",吃对才安逸
粽子是糯米做的"能量炸弹",1个肉粽≈1碗半米饭的热量,糖油混合物属性拉满。糯米黏性强,消化酶忙得跳脚,肠胃弱的人吃多了容易"打闷胀"。
甜粽(豆沙、蜜枣):糖分高,血糖飙得比坐过山车还快。

咸粽(肥肉粽、蛋黄粽):脂肪多,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吃多了心头"打闪闪"。

白粽:热量稍低,但吃多了照样胀肚皮。

科学吃粽四步法,健康不踩雷
1. 选对"搭子",营养翻倍

粗粮代替部分糯米:加燕麦、小米、红豆、绿豆等做成杂豆粽,膳食纤维增加,血糖升得慢。

低脂馅料:瘦肉、鸡肉、虾代替五花肉,热量减少。

少糖少盐:大枣、枸杞代替白糖,咸粽少放酱油和猪油。
2. 控制量,莫贪嘴
替代主食:吃了粽子,米饭、馒头、面条要少碰,不然肚皮"圆滚滚"。
3. 趁热吃,莫冷啃

糯米冷后变硬,淀粉老化回生,消化起来"恼火得很"。
冷知识:冷粽子的血糖反应要高于热粽子哦。
加热方法:蒸锅回温,微波炉叮1分钟,莫直接啃冷粽子哈!
4. 搭配对,肠胃不遭罪
推荐搭配:
蔬菜+水果:清炒时蔬、凉拌黄瓜,膳食纤维促消化。
蛋白质:鸡蛋、牛奶、豆浆,营养更均衡。


避雷搭配:
油炸食品:热量爆炸,长胖又上火。
肥肉:高脂组合,血脂可"遭不住"。


特殊人群,吃粽要"挑嘴"
糖尿病患者:选杂粮粽,每次吃半个,搭配各种蔬菜。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避开肥肉粽,选瘦肉粽。
老人、儿童:少量多次,细嚼慢咽。
选对时间炫粽,吃完莫躺平

早上胃空又脆弱,吃粽子会给胃添负担;晚上吃它消化慢,胃难休息还可能影响睡眠。所以想吃的朋友,最好午餐安排上;记得吃完莫躺起不动,运动助消化。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一起健康快乐过端午!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视频号
